新能源汽车这一年,价格战从年初打到年尾。时至年底,新能源车企吹的牛都实现了吗?
从11月份的成绩单来看,理想汽车当月交付新车4.1k8凯发首页登录万辆,1-11月份累计交付32.57万,提前达成2023年30万辆的销量目标。除了理想汽车提前完成销量目标,截至11月份,最接近完成年度目标的是比亚迪,该品牌还差11%。
除此之外,从目前销量推测,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均难以实现年度销量目标。比如,小鹏汽车1-11月份累计交付量达12.15万辆,超去年全年累计交付量,但距离2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只完成了60.75%,全年目标或已无法实现。
蔚来截止11月,累计交付14.2万辆汽车,而蔚来的年度目标为25万辆;零跑汽车截至11月累计交付12.55万辆,也离全年交付20万辆的目标有所差距;去年拿下新势力*的哪吒汽车,今年累计交付为12.15万辆,年度KPI完成度不足五成。
另外,年末收官之际,一些车企打起了价格战,希望以价换量的方式冲刺KPI。对此,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客座教授张翔告诉雷达财经,价格战的核心原因是产能过剩,预计明年价格战还会延续,一些小型车企可能面临着被洗牌出局。
01 理想拨得头筹,比亚迪接近目标
2020 年初时,美团王兴曾经谈到中国车企格局,他表示接下来中国车企基本是呈现“3+3+3+3”的格局,其中最后一个“3”代表了“蔚小理”会成为造车新势力前三。
如今从销量来看,这一预测和现实差距并不大。据理想汽车官网,2023年11月,理想汽车交付新车4.1万辆,同比增长172.9%。截至2023年11月30日,理想汽车全年累计交付32.57万辆,提前达成2023年30万辆销量目标。
这也是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超过四万辆,12月份,理想将挑战交付5万辆的目标。12月14日,理想汽车官微宣布,理想汽车累计交付突破60万辆,用时48个月。
理想的销量主力为三款L系列车型,目前理想L9、理想L8、理想L7三个车型累计交付量均已突破10万辆。
根据最新的财报数据,三季度理想汽车营收为 346.8 亿元,同比增长 271.2%,环比增长 21.0%。其中,第三季度营收346.8亿元。
目前,理想在市值、营收和交付量等层面和蔚来、小鹏汽车已经产生了数量级上的差距。这背后,离不开理想对增程式技术路线的坚持。
据悉,在打造出理想One之前,理想汽车也曾尝试过低速低续航的纯电动小车项目,但最终“难产”。但是面对已经丢失的时间窗口,创始人李想选择了在成本、产品设计、整车布置等方面难度相对更低的增程电动技术路线。
但市场上关于增程的争议始终存在。即便到了今天,“增程好还是纯电好”、“增程电动算不算新能源”的讨论声还不绝于耳。
对此,今年2月7日,李想发布微博:“如果汽车销量前三的比亚迪、吉利、长安都开始使用增程电动,某企业关于增程落后的营销规划可以停止了,省点钱干正事吧。”
在张翔看来,理想*的原因,在于它找准了增程式大型SUV这一领域,这是一片蓝海,以前都是BBA的领域。理想在这一细分赛道杀出了一条血路,目前还没有第二家车企能跟理想抗衡,问界、阿维塔也在做增程,但和理想的差距还比较远。
截至目前,在众多新能源车企中,仅理想一家达成了年度目标。除此之外,比亚迪也接近年度目标,但难度较大。
产销数据显示,比亚迪2023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.19万辆,同比增长31.02%。截至11月底,比亚迪今年前11个月累计批发销量为267.27万辆,完成全年目标的89.07%。
算下来,比亚迪需要在12月完成32.73万辆的交付量,也就是每天至少卖出1.06万辆车,才能完成300万辆年销目标。虽然已是行业*,但这样的记录比亚迪还未有过,压力可谓不小。
02 大多数车企完成年度目标无望
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中,理想之外其他品牌2023年的销量目标完成率普遍不佳。
同为“蔚小理”之一的蔚来,相比理想和小鹏汽车处于销量垫底转态。数据显示,蔚来11月交付新车15959辆,同比增长12.6%,相比10月略减少约100辆。
在今年6月蔚来2023年*季度业绩报告发布之后的财报电话会上,蔚来董事长、CEO李斌曾表示:“蔚来非常有信心完成下半年平均月销超过2万辆的目标。”
随后在7月份,蔚来交付量升至2.05万辆,同比增长103.6%。然而,8月销量未达到2万辆,9–11月销量稳定在1.6万辆左右。
蔚来在年初设定了年销量同比翻番的2023年度目标。而截至11月末,蔚来累计交付14.2万辆,同比增长33.1%,但仅完成24.5万辆全年目标的57.95%。
2021年新势力*的小鹏汽车,在经历了G9上市时的“翻车”之后,也已被竞争对手逐渐甩开。销量上,小鹏汽车直到今年7月份,在时隔6个月之后重回万辆交付水平。
目前,小鹏汽车已回复了一些“元气”,11月份交付约2万辆,同比增长245%,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2万辆。
不过,由于前期“欠账”太大,年初至今的累计交付量方面,小鹏汽车在“蔚小理”中垫底。数据显示,2023年前11月,小鹏汽车交付量达12.15万辆,同比仅增长约10.9%,仅完成20万辆全年目标的60.7%,全年目标预计无法实现。
新势力中,超越2022年全年交付量的还有零跑汽车。11月份,零跑汽车共交付1.85万辆,同比增长130%,环比增长1.68%,创历史新高。
2022年全年,零跑汽车总交付量为11.12万辆,同比增加154.1%。不过进入2023年,由于车型迭代等原因,零跑汽车销量急剧下跌,1月和2月共计交付了4337辆。最终1-11月,该品牌累计交付12.55万辆,完成了20万辆的年度目标完成的62.75%。
11月17日,零跑*全球化车型C10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,新车定位中型新能源SUV,预计售价区间为14万元-17万元,零跑汽车希望借助这款新车进一步提振销量。
而在2022年登顶新势力榜首的哪吒汽车,却在今年又跌回了低谷。1-11月,哪吒汽车交付12.24万辆,同比下降15.19%,这对于年初所立下的25万辆的全年销售目标,完成率仅为48.94%。
有分析指出,哪吒汽车去年拿下*,主要是当时售价在15万元以下的两款车型哪吒V所处的A0级市场,与哪吒U所在的紧凑级SUV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。
然而,进入2023年,哪吒汽车在中低端纯电市场的优势,被五菱、比亚迪等对手蚕食;而冲击高端方面成绩也不理想,消息称哪吒S的单月销量维持在两三千辆左右。
红星资本局据公开信息统计,其他新能源车企中,极氪、塞力斯、广汽埃安、深蓝汽车和岚图汽车,前11月累计销量分别为10.51万辆、10.97万辆、43.41万辆、12.22万辆和4.04万辆,分别占全年目标销量的75%、36.57%、72.35%、61%和81%。
张翔认为,大部分车企年初目标会提的比较高,一是对外界和消费者形成广告的作用;二是对内,老板提出较高的目标,调动公司的积极性,就是通常所说的“踮着脚去摘苹果”。
03 预计价格战还会延续
“金九银十”过后,距离年度目标还有差距的车企,开始加大促销力度,寄希望于通过降价来冲击销量,年末的最后一轮“价格战”也正式打响。
首当其冲的,便是全力冲刺300万辆目标的比亚迪。据公开信息,11月初,比亚迪五款车型开始降价,降价幅度自5000元至18000元不等;11月24日,比亚迪王朝网旗下秦、汉、唐、宋等多款车型的现金优惠幅度扩大到3000元至1万元。
不过,一个月内两次促销下来,11月份比亚迪的销量环比增长并不明显。另外,比亚迪股价近期跌势明显,年内累计跌幅已超26%。
面对市值的日益缩水,比亚迪管理层也坐不住了。12月6日,比亚迪公告称,比亚迪实际控制人、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提议以2亿元回购公司A股股份。
促销的并不是比亚迪一家。12月1日,零跑汽车宣布,用户在2023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零跑官方渠道支付5000元定金且最终实现交付,可享受5000-1.7万元的现金优惠。
进入12月份后,小鹏汽车旗下的G9、P7i、G9也相继加入降价潮。据集微网消息,12月18日,小鹏汽车发文称,小鹏G6全系限时减免10000元,*19.99万元起享智驾自由。
综合市场消息,12月先后参与降价促销活动的车企还包括荣威、领克、智己汽车、长安汽车、哪吒汽车等多家车企。
在张翔看来,“价格战”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汽车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,目前整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低于50%,新能源的产能利用率大概只有13%。大量的车企为了消化库存,维持一定市场占有率,就要大幅度降价来刺激销量。
“目前中国乘用车企业大概有77家,品牌有上百个,相比之下,发达国家欧美日韩的车企数量不到10家。所以我们要优胜劣汰,只能通过‘价格战’的方式让一些小车企出局。”张翔称。
展望未来,张翔认为降价还会是主旋律,且至少在2025年之前还会“内卷”。而“价格战”的结果就是,一线车企利润出现下滑,二三线车企达不到规模经济,亏损更加严重,很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。
总之,随着销量上的比拼早进入白热化,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加速迈入新的竞争周期,激烈竞争之下哪些车企能从这场生死时速的淘汰赛中跑出来,还有待继续观察。